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最新指南强调多维度健康评估,精准个体化方案,推动糖尿病诊疗从治病走向治人~
撰文:静心
2025年6月20~23日,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(ADA)科学会议在美国芝加哥隆重召开,全球糖尿病领域专家齐聚一堂,聚焦最新研究与临床进展。备受瞩目的《2025年美国糖尿病诊疗标准》(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—2025,以下简称“指南”)于
Diabetes Care进行了更新 ,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
在6月21日的“2025年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”专题研讨会上,专家学者对新版指南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,涵盖人群健康管理、促进积极行为与整体福祉、特殊人群中孕妇的系统管理、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照护,以及个体化导向的降糖药物治疗策略等关键内容,体现了从以“血糖为中心”向“全人健康”为目标的管理转型。
从“治病”走向“治人”
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Justin Echouffo Tcheugui教授表示,本次指南在人群健康板块的更新尤为引人注目[1],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,强调多学科协作、社会决定因素的识别与干预,以及推动公平与高质量糖尿病诊疗的系统改革。这些更新不仅体现了医疗服务模式的深度优化,也为实现糖尿病防控的可持续健康转型奠定了基础(表1)。
表1:人群健康的指南针新增内容
此外,为进一步指导实践,指南特别新增了表2,系统呈现了在患者全生命周期内推进以人为本的糖尿病诊疗理念时,跨专业团队应发挥的关键作用。Tcheugui教授强调,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糖尿病管理体系的结构性优化,也回应了公共健康层面对于可持续、高质量慢病管理模式的迫切需求。
表2:在全生命周期内识别并满足糖尿病患者需求时,需考虑如何有效动员综合、以人为中心的糖尿病照护团队中的跨专业成员参与。
DSMES:不是一次性教学,而是全过程支持
在糖尿病管理中,积极的健康行为和整体福祉的提升被视为改善疾病结局的关键。太平洋西北健康科学大学的Kathaleen Briggs Early教授指出,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(DSMES)应贯穿患者全程,特别是在诊断初期、治疗不达标、治疗方案调整或合并复杂病情时及时介入。DSMES不仅可以强化患者的知情决策和自我护理能力,也有助于医患协同管理,充分融合文化背景与社会支持,从而显著优化疾病控制效果。
Briggs Early教授强调,医疗营养治疗(MNT)同样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。营养干预应由注册营养师因人制宜地制定,适用于1型糖尿病(T1DM)、2型糖尿病(T2DM)、糖尿病前期及(GDM)患者。饮食建议应强调多样化与个体化,兼顾饮食习惯、文化背景与食物获取的可行性,以实现灵活、现实且可持续的治疗目标(表3)。
表3:糖尿病营养与饮食管理相关推荐
技术层面,指南拓宽了连续血糖监测(CGM)的适用范围,推荐其用于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的T2DM患者,以优化血糖控制(表4)。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(AID)因其显著提升达标时间与减少低血糖风险,被视为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的首选管理工具。对于使用开源闭环系统的患者,指南也提出应提供充分的教育和技术支持(表5)。
表4:CGM相关推荐
表5:AID相关推荐
在住院管理方面,指南强调建立“从入院到出院”的连续照护路径。住院期间应动态评估HbA1c并结合营养摄入情况制定个体化胰岛素方案。危重患者推荐静脉输注胰岛素,非危重患者则采用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方案,明确反对仅使用滑动比例胰岛素。特殊人群可选择SGLT2i或二肽基肽酶-Ⅳ抑制剂(DPP-4i)作为辅助治疗。同时鼓励在条件允许下继续使用个人CGM和胰岛素泵,保障血糖控制的连续性(表6~10)。
Briggs Early教授还指出,围术期管理需预先停用部分降糖药物,并控制HbA1c低于8%;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(DKA)和高渗高血糖状态(HHS),应规范实施液体、电解质与胰岛素治疗,并在出院前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,确保信息传递,降低复发风险。
表6:住院成人血糖管理目标
表7:胰岛素治疗
表8:非胰岛素治疗
表9:糖尿病技术使用推荐
表10:低血糖相关推荐
CGM提升孕期管理,AID助力血糖稳定!
谈及特殊人群中的孕妇糖尿病诊疗,科罗拉多大学的Sarit Polsky教授表示,指南针对T1DM、T2DM及GDM孕妇的诊疗策略进行了系统更新,特别强调了孕前准备和妊娠期血糖控制的规范化管理[3]。孕前检查表(表11)也进行了修订,建议糖尿病女性在孕前每日摄入400~800μg叶酸,同时对既有内容进行了澄清,为孕育提供更明确的干预指引。新增的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表(表12)则根据糖尿病类型和治疗方式,细化了空腹及餐后血糖参考范围,为个体化管理提供具体依据。
表11:糖尿病前期、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史人群的孕前检查表
表12:与糖尿病相关的妊娠期血糖目标
指南更新中还重点突出CGM在孕期管理中的价值。相关研究显示[4],CGM不仅能够提升血糖控制时间范围,还能有效减少高低血糖波动,因此被推荐应用于T1DM孕妇,并可能对GDM和T2DM孕妇带来潜在益处(表13)。此外,对于条件允许的部分T1DM孕妇,还可考虑应用AID,以提升血糖管理的连续性与安全性(表14)。
表13:孕妇CGM与血糖控制相关推荐
表14:孕妇使用AID推荐
Polsky教授强调,此次指南更新不仅整合了以往孕期糖尿病诊疗经验,更为临床实践指明了新方向。她指出,合理的营养摄入、科学的运动安排以及适宜的药物干预,必须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,才能确保母婴安全,实现妊娠结局的最佳优化。
老年糖尿病诊疗不止血糖管理!
诺瓦东南大学老年病学系主席Naushra Pandya教授强调,在老年糖尿病管理中,临床团队应超越单纯血糖控制,将评估范围拓展至功能能力、认知状态、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等全方位健康指标。她强调,指南更新的一大亮点是明确推荐“4Ms”框架(心理、药物、行动能力及最重要的患者目标)作为系统识别与应对老年综合问题的核心工具[5],协助制定更契合患者实际需求的治疗方案(表15)。
表15: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总体评估与管理建议
Pandya教授特别指出,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显著升高,尤其在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时,因此门诊随访中应常规评估低血糖发作。指南现已明确推荐为所有T1DM老年患者提供CGM,并推广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应用CGM,以改善血糖控制并减少低血糖发生。同时,对于具备良好支持系统者,也可考虑使用AID系统与其他高级设备,简化管理流程并提升治疗安全性(表16)。
表16: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与技术应用推荐
在药物治疗方面,她指出应严格防止“过度治疗”。治疗目标应结合患者预期寿命、功能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个体化调整,避免过度追求HbA1c指标,尤其对于体弱多病或合并认知障碍的老年人,应更重视生活质量与舒适度。在长期照护机构中,她呼吁加强医护人员对CGM和胰岛素泵的培训,提升设备使用能力,保障患者安全(表17)。
表17:老年糖尿病药物简化与个体化策略推荐
面对临终阶段患者,Pandya教授强调,应将治疗重心转向舒缓照护,优先考虑减药和治疗简化。她指出,应依据低血糖频发、经济负担或生活变故等因素,通过医患共同决策逐步调整治疗方案,实现临床合理、安全的人性化管理(表18)。
表18:长期照护与临终阶段的管理推荐
降糖与器官保护,两手都要抓!
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Rozalina G. McCoy教授提及,指南在药物治疗方面作出了多项关键更新,进一步凸显了个体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[6]。她强调,对于T1DM患者,指南不仅更新了吸入式胰岛素和胰岛素贴片等管理手段,还明确了在使用AID系统时的剂量调整策略(表19),以更贴合不同患者的生理需求与生活方式。
表19:T1DM患者AID技术推荐
在T2DM管理中,McCoy教授指出,治疗策略应摆脱“千人一方”的模式,临床团队应依据患者的功能状态、并发症谱系与器官受累风险,制定个体化方案。尤其是对于合并ASCVD、HF或CKD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(MASLD/MASH)的高危人群,指南推荐优先选用兼具器官保护与血糖控制作用的药物(表20~22)。这些药物不仅在降低HbA1c方面表现良好,也被证实可显著减少心肾事件及肝脏疾病进展风险。
表20: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症干预
表21:T2DM患者的慢性肾病干预
表22:T2DM患者的MASLD/MASH管理方面
此外,对于有生育潜力的糖尿病患者,应在孕前阶段及早启动血糖管理规划,确保母婴安全。指南也首次就此类人群提出基于共同决策的干预路径,强调停用潜在致畸药物并优化妊娠前后的血糖控制。针对现实中可能面临的药物供应短缺问题,McCoy教授指出,指南明确提出替代用药原则,同时对复合制剂和未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药物的使用风险发出强烈警示,呼吁临床医生坚守循证药物安全底线(表23)。
表23:降糖药可用性与妊娠准备
总之,这一系列更新所传递的核心理念,是糖尿病治疗正从“以降糖为中心”向“以风险识别与人群管理为导向”转变,通过综合评估患者多维健康状态,实现治疗疗效、安全性与可及性的多重平衡。治疗不应被机械化的HbA1c目标所绑架,而应回归临床本质,在科学循证的基础上,尊重患者意愿与生活质量,真正落实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现代治疗理念。
参考文献:
[1] Improving care and promoting health in populations: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—2025[J]. Diabetes Care, 2025, 48(Supplement_1): S14-S26.
[2] 5. Facilitating positive health behaviors and well-being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: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—2025[J]. Diabetes Care, 2025, 48(Supplement_1): S86-S127.
[3] 15.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pregnancy: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—2025[J]. Diabetes Care, 2025, 48(Supplement_1): S306-S320.
[4] Lee T T M, Collett C, Man M S, et al. AiDAPT: automated insulin delivery amongst pregnant women with type 1 diabetes: 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–study protocol[J].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, 2022, 22(1): 282.
[5] ElSayed N A, McCoy R G, Aleppo G, et al. 13. Older Adults: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—2025[J]. Diabetes Care, 2025, 48.
[6] 9.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glycemic treatment: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—2025[J]. Diabetes Care, 2025, 48(Supplement_1): S181-S206.
更多信息,敬请关注医学界 2025ADA会议专栏
责任编辑丨小林
*\"医学界\"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嘉汇优配-炒股开户-短线配资炒股网-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