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|ho侯神 作为邻国,朝鲜每年出口的商品有超九成都卖到了中国。 2023年朝鲜对华出口约20亿人民币,2024年约为24亿元,可翻遍家里的商品标签,“朝鲜制造”却几乎没影,明明贸易量不算小,为啥朝鲜货像“隐身”了似的? 其实朝鲜卖到中国的东西,不是真的“不见踪影”,而是大多以“原料”的形式进入产业链,加工完就换了“马甲”。 要说最有代表性的,得是假发和假睫毛的原料,2023年朝鲜这类产品出口额一下子涨了好多倍,达到上亿美元,而且全卖到了中国,占它全年出口的一半还多,妥妥成了“出口主力”。 这些原料最终会流去山东青岛平度市,平度是全球有名的“睫毛之都”,市面上70%以上的假睫毛都从这出来,当地不少工厂的毛发原料,就来自朝鲜。
跟咱们这儿不一样,朝鲜女性基本不染发,留的都是原生长发,这种毛发做出来的原料,在美妆行业里算“优质货”,可等这些原料经过清洗、裁剪、定型,变成一盒盒精致的假睫毛时,包装上只会印“中国制造”,谁也看不出它最初是从朝鲜来的。 矿产资源的“隐身”就更彻底了,朝鲜国土不算大,但铁矿、煤炭、镁矿藏得不少,2022年之前,矿产一直是中朝贸易的“重头戏”。 可这些矿产从朝鲜运到中国后,不会顶着“朝鲜铁矿”的名头卖,它们会直接送进河北、辽宁的冶炼厂,炼成钢铁后再加工成汽车零件、建筑钢材,最后以工业成品到消费者手里。
对普通人来说,没人会追问“这吨钢的铁矿是哪来的”,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朝鲜矿产的存在,就连大家相对熟悉的高丽参,也有类似的“转化环节”。 朝鲜的高丽参因为生长环境特殊,在保健市场很受欢迎,但多数时候,它是以“原料参”的形式进中国,经过切片、包装,或者跟其他食材搭配成养生礼盒。 等摆到货架上时,品牌和产地都换成了国内企业,只有长期盯供应链的人,才知道它的源头是朝鲜。
朝鲜把九成以上的出口都放在中国,不是“主动挑着跟咱们做买卖”,而是外部环境和邻国条件挤得它“没别的路”。 最核心的问题,是美国和它盟友的长期经济制裁,从贸易渠道到支付系统,朝鲜的对外经贸被卡得很死,别说把矿产卖到欧洲、东南亚,就连运货的船,都可能因为制裁没法在第三国港口停靠。 周边国家能跟朝鲜做“互补生意”的没几个,俄罗斯自己就是全球主要的能源、矿产出口国,不缺铁矿、煤炭,跟朝鲜基本没什么“互相需要”的。
韩国因为半岛局势,到现在都没跟朝鲜正常做过贸易,更别提大规模合作了,这么一来,只剩中国既能接下朝鲜的初级产品,又能提供它急需的东西,成了唯一“靠谱的伙伴”。 2023年朝鲜对中国贸易占比到了98%,报告里还提了个细节:朝鲜之前试过往东南亚出口海产品,可因为运输时间长、没冷链设备,多数货到了都不新鲜,最后只能放弃,转头把海产品卖到中国东北,靠边境短途运输保证新鲜。
其实从朝鲜的角度想,这种“只跟一个国家做生意”也很无奈,它不是不想多找几个市场,是没能力。 受制裁影响,朝鲜没钱更新港口设备,没技术提升产品加工能力,就连出口货的包装,还停留在简易纸箱阶段,根本达不到国际市场的标准,与其冒险跟“没把握的第三国”试,不如把资源集中到中国,至少能稳定换回急需的物资。
中朝贸易能一直做下去,核心是“互相满足需求”,朝鲜拿出能卖的初级产品,中国给它缺的民生、工业物资,形成了一套很实在的“交换规矩”。 朝鲜“能卖的”除了前面说的假发原料、矿产,还有海产品和农产品,朝鲜东部海域水质干净,产鳕鱼、鱿鱼这些,多是冷冻后出口到中国,成了东北菜市场里常见的货。
农产品方面,朝鲜的干蘑菇、山野菜因为没打农药,在国内有机食品市场也有固定客户,但这些东西有个共同点,都是“没深加工”的原货,价格低、利润薄,只能靠“走量”换外汇。 中国“能给的”每样都正好戳中朝鲜的“急需处”,最关键的是能源,2022年中国给朝鲜出口的原油及相关产品有5亿美元,这些原油一部分给朝鲜工厂生产用,一部分加工成汽油、柴油,供公交车和农用机械。
要知道,受制裁影响,朝鲜很难从别的国家买到原油,中国的供应直接关系到它的能源稳不稳定。 电力设备是另一大“急需品”,去过朝鲜的人都知道,当地缺电挺严重,不少家庭晚上会定时断电,优先保证工厂和医院用电,为了缓解这个问题,朝鲜从中国买了不少光伏面板。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面板生产国,不仅能提供性价比高的货,还能帮朝鲜搭建简易光伏电站。现在朝鲜农村不少人家屋顶,都装着中国产的光伏板,傍晚能多亮一两个小时灯,对他们来说,这日子已经舒服不少了。 粮食和工业品也不能少,朝鲜每年会从中国进口大米、面粉补国内供应,工业品方面,从电视机、洗衣机这些家电,到拖拉机、收割机这类农用机械,再到纺织厂的纺纱设备,几乎覆盖了民生和工业的方方面面。
有意思的是,朝鲜进口的家电多是“基础款”,比如19寸液晶电视、双缸洗衣机,不是它不想要好的,是得考虑民众购买力,这些基础款便宜,更符合当地消费水平。 对中国来说,朝鲜的初级产品刚好能补产业链的“小缺口”,比如假发原料,国内虽然也有毛发回收,但原生长发供应量不够,朝鲜的原料正好能满足平度睫毛工厂的需求。
再比如铁矿,中国虽然是铁矿进口大国,但从朝鲜进口的铁矿能就近送东北冶炼厂,省了从澳大利亚、巴西进口的长途运费,降低物流成本。 对朝鲜来说,这笔贸易更是“生命线”,要是没这笔稳定的贸易,朝鲜的能源、粮食供应会更紧张,工业生产说不定都得停。
从长远看,这笔贸易或许还有更多可能,现在朝鲜已经开始试着“简单加工”,比如把部分海产品做成鱼罐头,把人参切片包装,虽然还没成规模,但也是突破“只卖原料”的第一步。 要是未来外部环境能好点,朝鲜能拿到更多技术和资金,说不定咱们真能在市面上看到正经的“朝鲜制造”成品,而不只是“隐身”的原料。
嘉汇优配-炒股开户-短线配资炒股网-配资股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